关键词:
                            
                                
                                    鏡銘文字
                                
                                 
                                    異體字
                                
                                 
                                    類化
                                
                                 
                                    訛混
                                
                                 
                                    異體字表
                                
                     
                    
                    
                    
                            摘要:
漢代是漢字發展的重大轉折時期,在這一時期隸書己經取代小篆成為通用字體。隸變使漢字的形體、結構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對兩漢鏡銘文字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兩漢鏡銘文字雖然在字體發展上稍顯滯後,但到了鏡銘文字大量出現並盛行的西漢中晚期尤其是東漢,隸書基本已經占主導地位。即使在銅鏡文字相對較少的西漢時期,銅鏡上的篆書大多也帶有隸意。受隸書等因素的影響,加之兩漢鏡銘以宣傳、裝飾等為目的,兩漢鏡銘多用套語,帶有一定的廣告性,而具有同一套語的鏡子有的有幾十面甚至上百面,相應地記錄同一語義的文字異體字形就異常豐富。
漢代有銘銅鏡數量大,兩漢鏡銘文字自成一系。兩漢鏡銘文字字形既有與同時期其他載體文字相同的地方,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兩漢鏡銘文字的通用形體與同時期其他載體文字形體的基本特徵是一致的,兩漢鏡銘異體字形卻呈現出了很多自己的形體特點,甚至有些两汉鏡銘文字的異體字形是在同時期其他載體文字中未曾出現過的。通過兩漢鏡銘異體字形,我們還可以窺見兩漢時期底層百姓的用字情況,兩漢鏡銘異體字在整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其獨特的地位。迄今為止,已有少數學者對兩漢鏡銘異體字進行過研究,由於研究的側重點不同,相關成果一般都是利用較少鏡銘異體字形進行的較為籠統的研究,對兩漢鏡銘異體字進行全面、系統研究的成果目前還未見到。為了更好地呈現兩漢鏡銘異體字的全貌,總結其類型、特點和規律,我們對兩漢有銘銅鏡進行了廣泛的搜集和整理,並對其中的異體字進行了更為全面和系統的研究。
本文主要包括上下篇兩大部分,上篇為《兩漢銅鏡銘文異體字研究》,下篇為《兩漢銅鏡銘文異體字表》。上篇主要為研究部分。我們對與兩漢鏡銘文字有關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對兩漢時期其他載體文字的異體字研究概況進行了介紹,並對“異體字”概念進行了分析、界定。我們在對兩漢鏡銘異體字形進行全面考察的基礎上,結合兩漢鏡銘文字自身的特點,側重從構件的角度對兩漢鏡銘異體字進行了系統的分類,主要分為:構件簡省異體字、構件增繁異體字、構件改換異體字、構件類化異體字和筆劃變異異體字等,在對兩漢鏡銘異體字進行系統分類的基礎上,對每一大類下又細分小類,同時列舉了大量的例證進行分析研究。我們還對兩漢鏡銘異體字中數量較多且頗有研究價值的因類化產生的異體字和異體字中的訛混現象等相關問題以專題形式分別進行了分析研究:在已有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把漢鏡銘異體字中的類化現象分為字内類化、上下文類化、受形近字影響的類化和隸草類化四大類,並對相關的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在兩漢鏡銘異體字中的訛混現象研究部分列舉了兩漢鏡銘異體字中所能見到的偏旁或構件訛混、整字訛混等例證,彌補了現有的兩漢文字訛混現象研究成果中缺少兩漢鏡銘相關的訛混字例的問題,同時,還對兩漢鏡銘訛混異體字形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我們在對各類異體字進行較為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探討總結了兩漢鏡銘異體字的特點及形成原因。對兩漢鏡銘異體字進行的較為全面和系統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還能夠為兩漢鏡銘文字的正確釋讀提供良好的幫助,在附錄部分,我們依據兩漢鏡銘異體字形的類型、特點及規律對近年出版的三本銅鏡著錄中有關兩漢鏡銘誤釋的部分做了補正,還列舉了僅見于兩漢鏡銘文字的異體字形。
為了更全面地展示兩漢鏡銘異體字形的整體面貌,為漢鏡銘異體字的相關研究提供更為全面和直觀的素材,我們對兩漢鏡銘異體字形進行了大量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編寫了下篇《兩漢銅鏡銘文異體字表》。《兩漢銅鏡銘文異體字表》不僅全面地收錄了兩漢鏡銘異體字形,還提供了在兩漢鏡銘異體字中常見卻不見於同時期其他載體上的異體字形,如“飢”“飲”“浮”“相”“極”“游”“食”等字的部分異體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