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肺炎
病原体感染
炎性标志物
预测评分模型
摘要:
目的
分析PCT、CRP、IL-6、ESR、WBC、NEU、LYM、NLR炎性标志物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并建立相应预测评分模型以指导细菌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方法
纳入2016年0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596例,纳入同期的健康查体者309例作为对照,收集基线时的PCT、CRP、IL-6、ESR、WBC、NEU、LYM、NLR数值。将其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建模组共纳入633例,其中G+菌感染178例,G-菌感染239例,健康对照组216例。验证组共纳入272例,其中G+菌感染76例,G-菌感染103例,健康对照组93例。首先评估PCT对细菌性肺炎的鉴别效能,随后分析PCT联合其他任一炎性指标(指下列指标之一,如CRP、IL-6、ESR、WBC、NEU、LYM、NLR,以下同)的鉴别效能,最终通过多指标联合分析探索综合预测价值。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哪些炎性标志物以及具体的阈值影响最终的细菌性病原学判断,并建立识别细菌性肺炎以及鉴别G+/G-菌感染的预测评分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截断值等数值来评价其效能,并经过验证组验证。
结果
PCT诊断细菌性肺炎时对应的AUC值为0.894(95%CI:0.870~0.917),敏感度为0.787,特异度为0.890;鉴别G+/G-菌感染时,单独PCT诊断对应的AUC值为0.655(95%CI:0.613~0.696),敏感度为0.655,特异度为0.586,表明单独PCT对于G+/G-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低。PCT联合一项炎性指标进行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其对应AUC均在0.87以上;而鉴别G+/G-菌感染时,PCT+CRP、PCT+IL-6两项对应的AUC值分别为0.786和0.739,PCT联合其他一项炎性标志物(PCT+ESR、PCT+WBC、PCT+NEU、PCT+LYM、PCT+NLR)所对应的AUC值均在0.70以下,表明其诊断效能较差,不能很好区分G+/G-菌感染。PCT联合所有炎性标志物(CRP、IL-6、ESR、WBC、NEU、LYM、NLR)诊断细菌性肺炎对应的AUC值为0.937(95%CI:0.921~0.953),敏感度0.861,特异度0.913,诊断效能良好,且高于单一PCT及PCT联合一项炎性标志物的诊断效能;鉴别G+/G-菌感染时,PCT联合所有炎性标志物,其对应的AUC值为0.841(95%CI:0.811~0.872),敏感度0.711,特异度0.861,诊断效能高于单一PCT及PCT联合一项炎性指标。
初步分析表明,PCT联合所有纳入研究的炎性标志物具有可接受的细菌性肺炎诊断效能,且能较好地区分G+/G-菌感染,但AUC、敏感度、特异度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各项炎性标志物在鉴别细菌感染中的相对权重以及具体的阈值仍有待明确。因此,之后本研究将各炎性标志物进行分层分析并赋予相应分值,以此建立并验证一个可用于临床实践的细菌感染预测模型。将PCT、CRP、IL-6、ESR、WBC、NEU、LYM、NLR作为自变量,是否细菌感染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细菌感染组结果显示PCT>0.2ng/ml,CRP>5mg/L,IL-6>7.5pg/ml,ESR>20mm/h,WBC3.5-9.5×10~9/L、>9.5×10~9/L,NEU>6.3×10~9/L,LYM<1.1×10~9/L,NLR>2为细菌感染的独立预测因子,各指标对细菌感染有正向影响关系,指标越高,细菌感染可能性越大。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获得的9个独立预测因子以临床正常值范围结合四分位数为评分分组,并进行相应赋值,建立预测评分模型。在细菌感染组的预测评分模型中,AUC为0.949(95%CI,0.935-0.964),敏感度为0.886,特异度为0.906,约登指数为0.792,阳性似然比为9.4255,阴性似然比为0.1258,当评分≥6分时,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评分在≥6分、<12分时,考虑G+菌感染,评分≥12分时,考虑G-菌感染;经统计,建模组中细菌感染患者在评分≥6分的患者中占比为90.34%,G+菌感染患者在评分在≥6分、<12分患者中占比为85.64%,G-菌感染患者在评分≥12分患者中占比为91.70%。在验证组中,细菌感染组AUC为0.944(95%CI,0.913-0.975)(p<0.001),敏感度为0.806,特异度为0.978,约登指数为0.784,细菌感染患者在评分≥6分的患者中占比为88.40%,G+菌感染患者在评分≥6分、<12分患者中占比为83.13%,G-菌感染患者在评分≥12分患者中占比为92.86%。
结论
***单独诊断细菌性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