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粘膜下肌瘤
ADC直方图
磁共振成象
扩散加权成像
摘要:
目的
评估MRI在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及子宫粘膜下肌瘤(Submucosal Leiomyoma,S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对象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子宫切除术或宫腔镜手术的宫腔内US 31例;自2014年11月至2019年7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子宫切除术或宫腔镜手术的EC 51例,EP 27例,SL 38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证实并于术前3周内行盆腔MRI扫描。本研究分别评估US与EC、EP及SL的MRI特征,并使用FireVoxel软件对所有病变进行了ADC直方图重建和测量。本研究所评估的MRI特征包括形态学和信号特征:前者包括肿物形状、最大径、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前后径比值(ratio of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to anteroposterior,ET/AP)、病灶与内膜边界、肌层受累、纤维核心、囊变、坏死和流空血管;后者包括T1WI信号特点、T2WI信号特点、T2WI显著低信号区及DWI信号特点。ADC直方图测量参数包括ADCmean、ADCmax、ADCmin、标准差、一致性、Q10、Q25、Q50、Q75、Q90、偏度、峰度、熵共13个变量。对上述指标中的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差异统计,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中,并用受试者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
结果
1.子宫腔内肿块的形状、最大径、ET/AP、囊变、坏死、T1WI信号特点、T2WI信号特点、T2WI显著低信号区、DWI信号特点在US与EC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径、ET/AP、病灶与内膜边界、肌层受累、纤维核心、坏死、T1WI信号特点、T2WI信号特点、T2WI显著低信号区、DWI信号特点在US与EP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状、最大径、ET/AP、病灶与内膜边界、囊变、坏死、流空血管、T1WI信号特点、T2WI信号特点、T2WI显著低信号区、DWI信号特点在US与SL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2.通过Logistic分析得出,囊变、T2WI显著低信号区为US与EC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这两个征象联合应用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78.4%,曲线下面积为0.853。肌层受累、最大径为US与EP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这两个征象联合应用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5%、92.6%,曲线下面积为0.976。病灶与内膜边界、T2WI显著低信号区为US与SL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这两个征象联合应用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3%、91.2%,曲线下面积为0.944。
3.对于ADC直方图分析,在US与EC鉴别中,ADCmean、ADCmax、标准差、一致性、Q25、Q50、Q75、Q90、熵均显示出中等水平诊断价值(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