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母乳强化剂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母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HMF)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影响,为早产儿HMF的使用提供参考;并同时探索早产儿FI的其他相关因素,通过构建预测模型,并运用临床数据进行验证,以期为早期识别早产儿F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以下简称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住院的符合纳排标准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历资料详细收集早产儿的相关临床数据,包括:1、母亲妊娠期病史: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孕晚期发热;2、出生时情况:出生体重、胎龄、性别、1分钟Apgar评分;3、出生后情况:开奶时间、加奶速度、是否使用HMF、HMF添加时机、HMF起始剂量、HMF添加速度、是否使用咖啡因、是否需要呼吸支持、是否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有无呼吸暂停、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有无输血、输血次数、FI前发生败血症、胎粪排出延迟、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乙状结肠冗长;结局指标为:FI。结果:共有298例早产儿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早产儿177例(59.4%),女性早产儿121例(40.6%),650g≤出生体重≤1980g,均值±标准差(x±s)为 1291.9±249.2(g),25 周≤胎龄≤36.6 周,x±s 为 30.0±1.9(周),分别将母亲妊娠期病史、出生时情况、出生后情况与FI行多元回归分析,控制可疑混杂因素后,得出HMF的使用与否、添加时机、起始剂量与FI的发生无相关性,但HMF的添加速度是FI的危险因素;另外,出生体重、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抗生素使用时间对FI的发生也有相关性作用,其中出生体重是FI的保护性因素,NCPAP、抗生素使用时间是FI的危险因素。利用HMF添加速度、出生体重、呼吸支持、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贫血、输血次数可在临床工作中进行FI的预测,预测模型AUC为0.802,模型特异度0.75,敏感度0.77,准确度0.76。结论:1、HMF不是FI的危险因素,但HMF的添加速度是早产儿F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胎龄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中,若早产儿单次奶量为30ml,每日添加0.48-1.2g母乳强化剂,有增加早产儿FI发生概率的风险;2、出生体重是FI的保护因素,出生体重越大,越不易发生FI;采用NCPAP予呼吸支持和抗生素使用时间是FI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两周可明显增加FI的发生率;3、利用HMF添加速度、出生体重、呼吸支持、抗生素使用时间、贫血、输血次数建立FI预测模型,模型AUC为0.802,特异度0.75,敏感度0.77,准确度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