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增订注解国音常用字汇》
《新华字典》
词典考古
字典谱系
异体字
摘要:
从词典史的角度看,词典考古研究基于词典对比的方法,主要包括相同语言材料不同词典之间的对比和同一词典不同版本间相同语言材料的对比,探究词典本身的编纂原则与方法在词典谱系中的发展变化。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字典作为规范性的语言材料,能够记录汉字在编纂之时的基本面貌,从不同版本收录的异体字及其属性的对比系联中,有利于展开异体字属性的发展演变研究。《新华字典》和《增订注解国音常用字汇》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部典型性字典,且与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互动频繁,本文据此构建了以“《增订注解国音常用字汇》—《新华字典》”为中心的外部谱系、《新华字典》内部谱系和“《新华字典》—语言文字规范”为中心的关联谱系。本文以《增订注解国音常用字汇》和《新华字典》1954年版、1957年版、1971年版、1998年版、2011年版、2020年版七个版本为研究对象,以其收录的异体字为封闭域,探究了《新华字典》异体字的编纂说明、收字、立目、分类等方面在字典谱系中的发展变化,也对《增订注解国音常用字汇》和《新华字典》在百年现代汉语字典谱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探究。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界定、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词典考古视角的外部字典谱系异体字处理对比。该部分首先对《增订注解国音常用字汇》和《新华字典》异体字的编纂说明进行对比分析,对其收录的异体字进行定量统计,进而探究异体字的收录在《新华字典》外部谱系中的发展变化。其次,本文将《增订注解国音常用字汇》和《新华字典》收录的异体字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异体字在两部字典中收录情况的异同,并针对其异同进行成因分析,得出《新华字典》的异体字处理方式是在继承《增订注解国音常用字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第三部分,词典考古视角的《新华字典》内部谱系异体字处理对比。该部分对《新华字典》六个版本的异体字收录情况做了定量统计,将相邻版本进行依次对比,探讨不同版本《新华字典》异体字收录的情况和编纂特点,结合编纂背景对其差异进行深入探讨,得出《新华字典》内部谱系异体字处理方式继承、创新和完善的编纂特点和规律。第四部分,词典考古视角的《新华字典》关联谱系异体字处理对比。《新华字典》异体字的收录离不开语言文字规范的影响,该部分通过《新华字典》与同时期语言文字规范的对比,得出《新华字典》与语言文字规范的词典考古研究结论:《新华字典》贯彻执行语言文字规范的同时,对语言文字规范有所超越,进一步与语言文字规范形成互补。第五部分,《新华字典》异体字处理的词典考古研究结论及建议。该部分从《新华字典》的外部谱系、内部谱系和关联谱系三个方面介绍了字典中异体字收录的具体情况,以及收录异体字在《新华字典》字典谱系中的演变与发展,对考古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论文从词典编纂法、文字学本体研究和字典编纂人才三个角度对未来字典编纂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指出了论文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