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问题串
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
新教材
摘要:
诸多研究表明,单元教学设计作为撬动课堂转型的“支点”,是培育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和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问题串教学作为引领教学过程的“导航”,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指引和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因此,结合教学实际,本文尝试将问题串与单元教学设计融合,开展问题串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旨在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串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流程并开发出其相应的实例,为教育工作者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分析归纳法,总结了问题串和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内容,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特点,总结概述了问题串创设的一些主要类型、原则和方法以及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些主要原则与模式等。基于此,构建出了问题串导向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流程,即:在分析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确立单元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分析单元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创设单元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串)和主要问题(大问题串),设计单元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编制课时教学设计和学案设计。按照该流程,结合文本分析法,开发出了以“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为例的问题串导向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例,并对其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访谈法,调查了高中生物学教师对问题串教学与单元教学设计的了解、应用和看法以及对问题串导向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例的评议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做好课程宏观分析与单元中观设计的基础上,才能做好课时微观设计;以问题串为导向,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活动,能够引领推动整个单元教学过程;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师对问题串教学和单元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认同其教学实践价值;问题串导向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建构系统的知识(概念)体系,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格局和实现师生的共生共创;问题串导向下的“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单元教学设计实例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其流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问题串导向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起初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推广起来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