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郑州
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竞争力
综合评价
摘要: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是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也是破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有力抓手。2016年底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决定是国家着眼全局,深谋远虑之后的重要决策,赋予了郑州支撑中部城市群发展的责任和重担,郑州也由此迈进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开启了发展的新征程。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武汉、郑州、西安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国家中心城市的特征和功能出发,选取了经济发展、枢纽辐射、对外开放、文化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科教竞争以及政府管理水平8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化出19个二级指标以及68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多层次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科教、文化、政府管理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所必备的要素,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由于单一的评价方法难以验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TOPSIS法、灰色关联度法三种方法分别对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测算,计算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综合竞争力的得分与排名。经过Kendall-W协和系数检验,三种方法具有一致性,因此用模糊Borda法对三种评价方法进行组合评价,计算出九个城市最终的综合竞争力与各分项竞争力得分与排名,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价结果真实可靠。将郑州与其他八大国家中心城市进行横向比较,从评价结果来看:(1)郑州经济发展总体规模较小,经济集聚能力较弱,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仍然较高,缺乏现代化高端产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2)郑州高校数量较多,但缺乏知名高校,高端教育资源和高端人才不足是郑州科研创新能力弱、城市缺乏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原因;(3)郑州在对外开放方面排名倒数第一,各种因素导致郑州外资吸引能力不强,在国际分工中优势不突出,国际上知名度也不高,缺乏国际吸引力;(4)郑州地处中原地区,有着连贯东西,承接南北的天然的区位优势,然而郑州没有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交通与信息辐射能力依然较弱;(5)郑州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较弱。一方面是城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另一方面郑州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和居民生活水平;(6)郑州文化生态软实力不足。文化方面,郑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度挖掘与合理利用,导致郑州文化产业规模与效益不高,文化影响力不强。郑州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表现较为良好,但依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巨大矛盾,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认真思考。最后根据上述郑州在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郑州能够更好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辐射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不负国家赋予的责任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