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竹简[玖]》文字
字频
字体
异体字
构形
摘要: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下简称“吴简”)文字上承隶书,下启楷书,又同时兼具行书和草书特色,正处于汉字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吴简文字中存在着大量异体现象,文字构形系统也处在渐变历程中,可以说吴简文字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玖]》(下简称《竹简[玖]》)为主要研究材料,试从文字学的角度对材料进行综合性文字研究。首先对《竹简[玖]》的文字进行了穷尽性整理,制作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玖]〉字形编》,再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研究。本文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构成。正文分为五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材料和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及方法,并分析了研究的重难点。第二章从字频角度进行研究,穷尽整理出《竹简[玖]》中的所有字样凡1263例,对这1263例单字进行了字频统计,根据字频等相关数据划分了字区,将这些数据与前后时代的材料进行了对比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竹简[玖]》体现出来的用字特点。第三章从字体角度进行研究,《竹简[玖]》的字体具有多样性,兼具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特色,我们根据字体的特点,从笔画、构件和结构等方面对隶楷书、行书和草书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四章从构形角度进行研究,阐述了字形拆分的原则并拆分字形,归纳分析了《竹简[玖]》文字系统中的构形层次和构形模式组成,同时与前后时代的构形系统进行了对比,最后探讨了《竹简[玖]》文字构形系统的特征。第五章对异体字进行研究,在展开分析之前对“异体字”定义进行了讨论,结合《竹简[玖]》的个性得出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异体字范畴。结合“异体字”的定义对《竹简[玖]》中的异构字和异写字进行了细致地举例分析,最后总结了《竹简[玖]》中异体字的特点和形成异体字的原因。正文之后为附录,附录一是《竹简[玖]》释文校补;附录二是《竹简[玖]》文字字形编,附录三《竹简[玖]》是检字表。本文首次对《竹简[玖]》进行了综合性文字学研究,运用汉字学和书法学等理论研究成果,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文字数据进行分析,借助前后时代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全面地呈现出了《竹简[玖]》文字的外在形体特征和内部系统特征。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文字属于隶楷过渡阶段的文字体系,且隶书色彩减淡,楷书色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文字构形层次总体减少,构形模式以义音合成为主,符合汉字构形系统发展的总体趋势;异体字较为丰富,与过渡时期文字字体交杂使用、个人书写习惯以及吴简的地方文书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丰富了吴简的文字研究,也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字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