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院内心脏骤停
气管插管
高级气道
急救
meta分析
摘要:
目的:基于文献检索,通过对纳入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气管插管与其他高级气道的疗效比较的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评估气管插管在治疗院内心脏骤停病人中ROSC率、开放气道时长、意识恢复、自主呼吸回复和自主心跳恢复时间等指标上的优势,筛选出8篇随机对照试验的实验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支持。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WOS(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对检索时间没有限制。收集优先选取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气管插管与其他高级气道的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分别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实验,总受试者数量达到716人,其中实验组受试者数量达到358人,而对照组受试者数量为354人,试验前患者基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的气管插管与其他高级气道相比,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患者ROSC率较低[RR=0.67,95%CI(0.56,0.80)]、开放气道时间长[MD=41.81,95%CI(15.04,68.57)]、自主呼吸回复时间长[MD=28.27,95%CI(13.33,43.20)]、恢复心跳时间长[MD=3.41,95%CI(2.53,4.28)],意识恢复时间[MD=14.94,95%CI(7.59,22.30)]变化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检验,除气道开放时间外,敏感性均较小,可信度高。气道开放时间敏感性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某一篇文献实验数据过少,使得数据对比不明显进而影响到总体的效应量结果。亚组分析显示不同联合治疗及不同的高级气道之间对开放气道时间和自主呼吸回复时间最终结果异质性存在影响,性别比例差异性并不是影响结局差异性的因素。通过分析漏斗图,我们发现它的两端呈对称状态,这表明发生偏倚的可能性很小。
结论:与气管插管联合面罩口咽通气管或喉罩气道相比,单纯气管插管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ROSC率更低,开放气道时间、自主呼吸回复时间、恢复心跳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更长。但由于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较少,且样本量较小,未来还需进一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