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焦虑
原发性高血压
人口学特征
血压变异性
24小时尿钠
NLR
摘要: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中患有焦虑症状的人群特征,准确识别更容易感知应激和焦虑的高血压个体。同时探讨高血压人群的焦虑情绪与血压变异性、24小时尿钠及炎症因子的关系,进一步阐述焦虑影响血压变异性的机制,实现平稳降压。因此,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究高血压伴焦虑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人口学特征分析;第二部分探究焦虑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24小时尿钠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相关性研究。
方法:
第一部分研究中,选取2020年至2021年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245例,记录并整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病史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南/北,沿秦岭-淮河线划分)、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有/无子女)、工作性质(脑力/体力劳动)、有无睡眠障碍、是否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以及是否有以下生活方式:定期运动、饮酒和吸烟。使用GAD-7量表对1245例研究对象进行焦虑状态评分,将其分为高血压伴焦虑组472例(测量总分≥5),单纯性高血压组773例(测量总分<5)。比较两组之间各种因素是否存在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因素。
第二部分研究中,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952例为主要调研对象,使用GAD-7量表对952例研究对象进行焦虑状态评分,将其分为高血压伴焦虑组314例(测量总分≥5),单纯性高血压组638例(测量总分<5)。记录全部研究对象的临床人口学基线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血液化验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尿钠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焦虑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各项指标、24小时尿钠和NLR之间的关系。
结果:
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显示:
1、研究纳入的1245例研究对象中,共有472例高血压患者合并焦虑症状,总占比为37.91%;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饮酒史、是否规律运动、工作性质、抚养孩子、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焦虑组中年龄较小、女性患者、有孩子、拥有高学历、从事脑力劳动、缺乏规律运动、有饮酒习惯的人群占比较高。
2、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校正了年龄、性别及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年轻人群、女性、拥有大学学位和硕士或博士学位、抚养孩子、从事脑力劳动、有饮酒习惯、缺乏规律运动的高血压患者有更高的风险遭受焦虑情绪的影响,是高血压患者患焦虑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显示:
1.高血压伴焦虑组的平均血压值(24h SBP、白天SBP、夜间SBP、24h DBP、白天DBP、夜间DBP、晨峰血压)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伴焦虑组的血压变异性各项指标(24h SBPSD、日间SBPSD、夜间SBPSD、24h DBPSD、夜间DBPSD;24h SBPCV、日间SBPCV、夜间SBPCV、24h DBPCV、日间DBPCV、夜间DBPCV)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评分不仅与24h SBPSD、日间SBPSD、夜间DBPSD、24h SBPCV、日间SBPCV、夜间SBPCV、24h DBPCV、日间DBPCV、夜间DBPCV呈明显的正相关(r=0.223、0.337、0.464、0.333、0.297、0.395、0.071、0.127、0.122,P<0.05)。同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评分与24小时尿钠和NLR也呈明显的正相关(r=0.554、0.521,P<0.05)。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及其他因素后,焦虑评分仍是血压变异性各项指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24小时SBPSD、日间SBPSD、夜间DBPSD、24小时SBPCV、夜间DBPCV、夜间DBPCV,P<0.05)。同样,焦虑评分仍是24小时尿钠和NL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在亚组分析中,反杓型血压曲线、非杓型血压曲线和杓型血压曲线患者的焦虑评分依然是血压变异性各项指标、24小时尿钠和NLR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1、在高血压患者中女性患者、高学历水平、抚养孩子、从事脑力劳动、生活中缺乏运动和具有饮酒习惯的人群,更易患有焦虑症状,是引起精神压力的危险因素。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心理压力较大的高危人群,为高血压患者个性化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2、患有焦虑症状的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各项指标明显升高,提示:焦虑是增加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性的重要因素。
3、高血压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