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RCEP
茶叶
出口贸易
贸易潜力
摘要:
茶叶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助农创收、乡村振兴方面被寄予厚望,我国作为茶叶出口大国,总体出口情况较为稳定。在2012年东盟提出建立现代、全面、高质量和互惠的经济伙伴关系后,我国出口到RCEP其他成员国的茶叶总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出口茶叶种类也没有明显变化,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20年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RCEP国家之间相互实施关税减免、开放市场准入、削减贸易壁垒等政策,同时简化海关程序,降低RCEP区域内的贸易成本,推进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茶叶出口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借助RCEP的优势,拓展茶叶出口市场,扩大贸易量,缓解我国茶叶产能过剩,是接下来我国茶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前两章在相关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从产业要素、产业政策和国际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茶叶出口到RCEP其他成员国的优势;在第三章阐述了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现状主要是从茶叶出口的总体规模、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基于现状考察进一步探讨出口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茶叶出口品种单一,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并且出口利润较低;第四章分别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析了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出口国的生产要素,进出口国家的GDP,进口国人口,贸易双边距离和共同边界,以及政府和贸易自由度;第五章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0~2020年间我国出口RCEP其他成员国的茶叶数据,对我国茶叶出口到这些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进口国和出口国的GDP、进口国人口和共同边界对我国茶叶出口具有正面影响,而双边距离体现出负面影响。贸易潜力测算值显示,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的茶叶出口潜力巨大,尤其是马来西亚、泰国和缅甸,所以应紧抓机遇,继续加大出口力度,对于其他贸易潜力较小的国家,应及时调整贸易策略,挖掘潜在市场,以扩大出口量。最后,本文分别从企业、政府和行业层面对我国茶叶出口RCEP其他成员国提出相关建议,茶企应注重提升茶叶品质,稳定绿茶出口量的同时提高红茶出口量,并积极寻求更大的国际消费市场;政府应对茶叶的出口贸易提供政策支持,并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的茶叶出口做好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