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摘要:
研究背景:婴幼儿血管瘤(IH)是儿童时期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的快速增殖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可高达8%-10%,女性多见。虽然部分IH可以自行消退,但消退后局部皮肤会遗留红色瘢痕、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生长于头颈面部会造成面部畸形,都需要及时治疗。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为普萘洛尔,但国内外报道其疗效不一,仍有部分患者疗效较差,有文献表述对于普萘洛尔治疗无效的可选用其他药物治疗,且临床有其他效果不错的药物及治疗方案的出现,无效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可能的替代方案尚无统一共识。目的:1.分析服药年龄、性别、瘤体部位、瘤体数目、瘤体类型、瘤体体积对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的影响,对疗效差的可及时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便于对预后的判断和医患的沟通。2.通过Meta分析比较普萘洛尔与其他药物(激素、阿替洛尔、噻吗洛尔、普萘洛尔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婴幼儿血管瘤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通过收集我院小儿外科2019年6月至2022年04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患儿服药年龄、性别、瘤体部位、瘤体体积、单发或多发、瘤体类型等,以及服药期间出现的副作用,并将其详细记录下来,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分组为有效组、差效组,采用SPSS检验分析两组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2.使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等;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等;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如“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AND噻吗洛尔”“普萘洛尔阿AND替洛尔”“普萘洛尔AND联合治疗”“普萘洛尔AND激素”“propranolol AND timolol”“propranolol AND atenolol”“propranolol AND steroids or corticosteroid”“propranolol AND combination”“infantile hemangioma”,检索时间为建库至今。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I2检验各文献间的统计学异质性,若I2<50%时,说明文献间异质性偏低,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计算合并分析;若I2≥50%时,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计算合并分析。采用95%置信区间(CI,Confidence interval)和比值比(OR,Odds ratio)分析和统计疗效、副作用指标。研究指标采用95%可信区间进行区间估计,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回顾性研究的145名IH患儿,共有107名IH患儿治疗效果好,38名IH患儿治疗效果较差,效果好占比73.8%,效果差占比26.2%;患儿的服药年龄0-6月、6-9月、>9月有效率分别75.5%、71.4%、64.3%,男性和女性患儿有效率分别为69.0%、76%,头颈部、颜面部、四肢、躯干部有效率分别为80%、75.8%、64.5%,单发与多发有效率为75.6%、65.4%,服药年龄、性别、瘤体病灶位置、瘤体数目在对于治疗效果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瘤体体积不同,疗效有明显差异(P=0.002<0.05),治疗无效的患儿体积偏大;浅表型、深部型、混合型有效率分别为84.1%、71.4%、60.4%,瘤体类型治疗效果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2.本研究共纳入30篇文献,共计3493例婴幼儿血管瘤病人,干预药物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激素、噻吗洛尔、普萘洛尔联合其他药物治疗。30篇文献中,14偏文献为随机对照实验(RCT),16篇文献为临床对照实验(CCT),有9篇研究是普萘洛尔与激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普萘洛尔与激素相比较疗效更好(OR:4.47,95%CI[2.93,6.82],P<0.00001),副作用更为少见(OR:0.08,95%CI[0.04,0.19],P<0.00001);有7篇研究是普萘洛尔与阿替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普萘洛尔与阿替洛尔相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性(OR:1.22,95%CI[0.86,1.73],P=0.27>0.05),但普萘洛尔的副作用更为常见(OR:2.78,95%CI[2.17,3.56],P<0.00001),且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较阿替洛尔更多见;有5篇研究是普萘洛尔与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普萘洛尔与噻吗洛尔相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性(OR:1.05,95%CI[0.78,1.43],P=0.74>0.05),但普萘洛尔的副作用更为常见(OR:3.49,95%CI[1.08,11.31],P=0.04<0.05);有9篇研究是单用普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