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表型分析
频繁加重表型
嗜酸性粒细胞表型
影像学表型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加重表型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探究部分临床特征在预测COPD频繁加重方面的价值。同时将其与影像学表型、嗜酸性粒细胞表型及合并症表型联系起来,对COPD频繁加重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以期达到降低疾病治疗失败率及未来加重风险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COPD患者228例,根据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是否≥2次分为频繁加重表型组(86例)及非频繁加重表型组(142例)。根据血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比例是否≥2%分为嗜酸性粒细胞表型及非嗜酸性粒细胞表型;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A型、E型、M型。收集住院期间的一般信息(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吸烟指数)、肺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合并症情况、住院期间治疗情况。研究频繁加重表型的临床特点,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频繁加重的危险因素;分析频繁加重表型与影像学表型、嗜酸性粒细胞表型及合并症表型的关系;根据NLR预测COPD患者频繁加重风险的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探讨常见表型对COPD评估、治疗的意义和价值。【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28名COPD患者,频繁加重表型组住院天数较长,BMI较低,住院期间使用激素、静脉使用激素、使用三联吸入剂、使用呼吸机以及发生呼吸衰竭的比例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频繁加重表型组患者的PEF、FEV1pred%、FEV1、FVC、FEV1/FVC、FEF25、FEF50、FEF75均低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频繁加重表型组血液学指标中Lym、Lym%、EOS、EOS%均低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而NEUT、NEUT%、WBC、hs-CRP、PCT、IL-6、NLR、PLR均高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繁加重表型组Pa O2低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而Pa CO2高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频繁加重表型组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在合并症表型方面,仅在高血压疾病亚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频繁加重表型组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在肺气肿分级及肺气肿评分方面,两组患者的肺气肿分级均集中在0-1级,但频繁加重表型组肺气肿4级患者比例较高,肺气肿评分也明显高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在影像学表型方面,两组患者均以A型为主,但频繁加重表型组E型和M型患者比例均高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频繁加重表型组合并非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的患者比例高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合并严重气流受限(即FEV1pred%<50%)、合并呼吸衰竭、合并高血压、影像学表型E型和M型、非EOS表型是COPD患者出现频繁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严重气流受限(OR=3.734,95%CI 1.803-7.733,P<0.001)、合并呼吸衰竭(OR=2.703,95%CI 1.340-5.451,P=0.005)、合并高血压(OR=2.029,95%CI 1.077-3.822,P=0.029)、影像学表型E型(OR=2.632,95%CI 1.162-5.963,P=0.020)、非EOS表型(OR=2.550,95%CI 1.339-4.855,P=0.004)为COPD患者出现频繁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8、NLR可用于预测COPD患者出现频繁急性加重的风险,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709(95%CI 0.638-1.780),当约登指数最大时NLR的截断值为3.655,其敏感度为64%,特异度为71.8%。NLR-肺气肿评分两项指标联合以及NLR-肺气肿评分-EOS三项指标联合进行预测时,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3(95%CI 0.677-0.808)和0.755(95%CI 0.693-0.818),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2%和64.1%、84.9%和59.9%诊断效能较单一指标提高。【结论】1、FEV1pred%<50%、合并呼吸衰竭是出现频繁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2、频繁加重表型的患者肺气肿评分较高,肺气肿分级以4级为主,影像学表型E型是出现频繁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3、频繁加重表型组合并非EOS表型的患者比例高于非频繁加重表型组,非EOS表型是COPD患者出现频繁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4、高血压是频繁加重表型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且是出现频繁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5、频繁加重表型组的患者体内炎症水平较高,新型炎症标记物NLR对预测COPD患者频繁加重风险方面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与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