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
债务融资成本
会计信息质量
分析师关注度
摘要:
资金是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生命源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通过融资活动获取资金能够为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债务融资是当前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因此获取高效率低成本的债务融资是决定企业实现自身成长与稳定发展的关键。债务融资成本作为债权人提供给企业使用资金而要求的利息回报,其高低取决于债权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的判断,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影响着债权人的判断,进而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当前由于企业交易或事项的日益复杂,与市场价格波动相关的、基于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交易或事项不断增加,传统的净利润指标在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价值波动方面存在局限性,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综合收益,能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和更具预测价值的企业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总体利润和经济状况有较强补充作用。因此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财务报告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我国于2009年、2014年不断对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方式加以修订和完善,在2014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要求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中作为一级科目单独列报。
这一列报变更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反映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状况与长期偿债能力,迎合了债权人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需求,有助于降低债权人信息搜集成本;但其波动性及复杂性等特征可能会降低信息有用性,抑制信息含量的释放,对债权人投资决策造成干扰,同时由波动性提示的企业经营风险信息,会使债权人要求获得更高的风险溢价作为对承担风险的补偿。由此,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对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是降低还是提升有待研究。本文以2014年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中作为一级科目单独列报为准自然实验,选取沪深两市A股2009-2022年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信号传递、风险管理、委托代理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在其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基于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数字化转型四个变量进行异质性分析。通过研究发现:(1)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会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2)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会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分析师关注度来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3)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抑制性影响在小规模企业、股权集中度低、高管持股比例低、数字化转型程度低的企业中更显著。
本文研究得出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具有增量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表明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能够反映企业具有长期经营价值与规避风险能力的增量信息,通过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外部分析师关注的监督机制来提高企业内部治理水平,实现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由此丰富了其他综合收益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理论脉络;为债权人根据企业其他综合收益信息进行信贷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也有助于企业缓解融资约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研究结论反映出其他综合收益政策列报变更政策的科学性,为我国会计政策制定机构完善其他综合收益准则的制定,指引其修订“提供专注于债权人需求的其他综合收益”政策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