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TCS001
灰葡萄孢菌
混配筛选
增效作用
增效机理
摘要:
为了提高生防菌的防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本研究筛选出和贝莱斯芽孢杆菌TCS001生物相容性好,且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活性高的药剂,进行混配配方筛选,获得了TCS001与啶酰菌胺的最佳混配配方,开展了其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并初步探索其对灰葡萄孢菌的增效机制,为TCS001混剂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平板对峙法和平皿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TCS001与其他药剂相容性及药剂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TCS001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相容性好;与氟唑醚菌酯、啶酰菌胺相容好,且对灰葡萄孢菌活性较高,对草莓果实灰霉病的EC50值分别为104.156 mg/L和13.590 mg/L。
2、以Colby法评价TCS001与化学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TCS001与氟唑菌酰胺混配的实际防效与预期防效的差值介于±5%,呈相加结果,不增效;10~7CFU/m LTCS001与100 mg/L啶酰菌胺混用时实际防效为70.37%,比预期防效高14.19%,表现为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次药后7 d,TCS001与啶酰菌胺在有效成分用量5.625×10~7CFU/m L和562.5 mg/L时混用对草莓灰霉病防效最高(66.77%),显著高于TCS001和啶酰菌胺单剂。TCS001与啶酰菌胺协同应用可防治草莓灰霉病,提高防治效果。
3、TCS001混配对灰葡萄孢菌增效机理初探。在扫描显微镜下可以清晰观察到TCS001与啶酰菌胺混用可导致菌丝断裂、皱缩,孢子出现畸形、破裂现象,较TCS001和啶酰菌胺单剂更为明显且严重;采用血球计数法测定了最佳增效配方对灰葡萄孢菌产孢量的影响,混配处理后第一代和第二代孢子数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和单剂处理;RT-q PCR基因定量表达分析可知,12 h处理后混配的增效作用与诱导抗性的APX、GST、PG、PGIP、PR-1、βGlu、CHi3无关。